密码:

用户名:

信息检索:

哈沪要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哈沪要闻
展会现场签下31个项目、7.57亿元大单——冰城绿色农产品火了花城展会还没结束,24家展商货已卖光

作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点击量:784    更新时间:2013-08-26

    哈尔滨展商完全被广州市“小伙伴们”的热情惊呆了——截至25日,首届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广州)展销会现场累计销售额达到34万元,展会现场签约项目31个,签约总额7.57亿元。

    趁着周六、周日,广州市民都来抢购哈尔滨的绿色农产品。这“迫不及待”的热情,让哈尔滨77家展商中的24家没等展会结束就卖光了带来的货品。销售尚志黑木耳的老总王树海一脸骄傲——“第一天就卖得精光,连样品都没剩!”

    尚志黑木耳:一天卖光,紧急空运

    24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C24展位。黑龙江珍珠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哈埠6家“山特”类参展商之一,带着黑木耳来穗。

    王树海带的货量不算少,但一天时间已经卖得“不剩啥”了。他正在给公司打电话——“空运一批木耳过来!”话语间,王树海的手机再次响起,“00开头的号码”,王树海再熟悉不过。中英文夹杂着说了半天,电话挂断,王树海向记者解释:“这是美国华人超市打来的。”

    尚志黑木耳已经打进美国了?面对记者的惊讶表情,王树海一脸淡定:“2000年,我第一次接到美国最大华人食品超市‘森美’的电话。”双方接上头后,王树海试着给“森美”发了几箱货——当年出口额就达到300万美元。

    这事很快就在华人圈子传开,不到一星期,法国规模最大的华人食品超市“陈氏兄弟”也找上门来。2006年,尚志黑木耳进入法国。2009年,尚志黑木耳得到“欧盟认证”。现在,尚志黑木耳在欧盟年销售额300万美元,在东南亚的销售额在200万美元。

    欧美市场有了不算,尚志黑木耳还得占领国内市场。王树海转过身来瞄准了广州。“展位货物已售完”,第一天的展会证明:广州人民对木耳的热爱是真心的——最后两袋尚志黑木耳样品都被疯狂的广州大妈抄走。王树海觉得,“这事靠谱!”

   新立胡萝卜:法国快餐商一眼相中

    B23展位,黑龙江味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几瓶“脱水胡萝卜干”引人注目。金发碧眼、西装革履的法国快餐商Lucas,手举一瓶脱水胡萝卜,表示“感兴趣”。

    胡萝卜来自道外新立。今年,新立胡萝卜刚刚斩获“国标”身份。

    近年来,胡萝卜的价格没怎么涨,售价还停留在贫民阶层的“每斤四毛五”。一次科研用地的“交易”,让韩东才成功为村里吸纳数千万资金。有了钱,韩东才立地拍板,把深加工厂招到“家里来”,村里投入3000万元,以新立村的名义,把沈阳的调料公司“味丹”引进村。

    经过1年的建设,黑龙江“味丹”现已准备投产。黑龙江味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德昌坦言,和新立村的合作至少谈了4年,“新立”特别迫切期待“味丹”的到来,因为每三年,胡萝卜就会出现一次滞销,“年产量3万吨,滞销的就有1万吨”。

    袁德昌也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新立胡萝卜,不光供给统一等方便面制造商,欧洲那边也要我们的货!”据说,那里的快餐企业对脱水蔬菜的需求量很大。这不,法国快餐商Lucas都找到展会上来了,“人家一旦掏钱,咱得保证有货啊!”

    呼兰大葱:“这展会还啥时有?”

    展会组委会接到了一通电话,是呼兰的种植大户张本禄打来的。电话里老张心急火燎:“听说好多摊位都卖脱销了?这展会还啥时候有?我报名!一定得让我参加啊。”

    眼瞅着其他“国标”农产品在广州红火火的市场,张本禄是真着急了。其实,和尚志黑木耳、新立胡萝卜相比,呼兰大葱的名气更大、起步也更早,但至今还没迈出真正的第一步。

    呼兰区原野村利农蔬菜合作社社长张本禄一直在为呼兰大葱奔走,并在2008年就拿到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可是,因为没有冷链,大葱存不住,卖不出。最远只运到过大连。

    张本禄看到了新机会:近期,市农委在菜窖以及冷库补贴方面出台细则。以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符合要求的冷库为例,其补贴额度为每平方米补贴200元,整个冷库补贴额度大约为40万元,“冷链和保鲜库的投入,使大葱保鲜期延长4到5个月”。

    按照尚志黑木耳的成功样本,张本禄算计着,如果呼兰大葱只能做到它的1/10,“也够钱购置冷链了”。说罢,张本禄抄起电话,主动和展会组委会联系上了。他发现:“再不开始,就真晚了”。

版权所有:华纳公司在线客服(微21576690) 技术支持:中国网服 沪ICP备2002130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芳春路400号蓝光科技园一号楼二楼
电话:18916493386 传真: 网站:www.shhr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