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事业 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是国家强力推进、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之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应用与发展,在政策、规定、措施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和倾斜,促进了我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工作的稳步发展,应用量不断攀升,供需市场日益繁荣,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生产企业质量保证和诚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舆论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推广工作力度,再次实现了跨越发展。
开启“三位一体”新时代
我市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推广散装水泥,进入新世纪后,我市散装水泥快速发展,水泥散装率从2000年的50%快速提高到目前的71%。目前,全市拥有水泥企业23家,年生产能力1100万吨。近两年应用散装水泥1460万吨,超额完成省里确定的“推散”工作目标。
预拌混凝土是散装水泥的深加工产品。1996年我市开始全面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当年推广5万立方米,2004年突破100万立方米,2010年突破1000万立方米,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全市拥有预拌混凝土企业87家,年生产能力3820万立方米。今年我市应用预拌混凝土1310万立方米,建筑工地预拌混凝土的应用量达到了90%以上。
预拌砂浆作为散装水泥产业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的最高阶段。我市把推广应用预拌砂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8年率先将预拌砂浆纳入《哈尔滨市应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条例》,2010年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市预拌砂浆管理办法》,编制了《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规程》、《干混砂浆DBJT07-206-10》图集,填补了我省的空白,我市预拌砂浆应用进入依法推广的新阶段。目前,我市有预拌砂浆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340万吨,形成了配套专用运输能力,2012年应用量达到了50余万吨。在加快推广应用预拌砂浆的同时,我市加快预拌砂浆新技术研发,积极探索机械化施工,取得了明显效果。2011年承办了“全国散装水泥工作会议暨预拌砂浆推广现场会”和“全省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现场演示会”,受到与会领导和行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至此,我市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的“三驾马车”全部启动,形成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在全省居龙头地位,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开启了我市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的新时代。
服务城市发展新战略
近年来,随着我市以松花江为纲,加快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发展战略的展开,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强度、建设规模、推进速度,不断实现历史跨越。作为肩负着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供应原材料任务的散装水泥行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为保障城市建设贡献力量。面对两年来,我市500余项城市路桥建设和3000余万平方米的房屋建设工程,散装水泥的行业大军众志成城,顾全大局,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地为城市建设供应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我市实施城市发展新战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散装水泥生产工艺先进,质量好,技术含量高,长期储存在封闭容器内,不会降低强度。而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全部利用电脑科学配方控制,严格控制计量,生产过程科学,杜绝了现场搅拌中估算原料配比所造成的无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质量保证。
我市地处寒区,施工期只有8个月。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比现场搅拌能提高4-6倍工效,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工期,助力很多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加快了城市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新环境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城市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百姓生活得到实惠是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减少粉尘污染。近两年来,随着我市“推散”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筑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企业采取封闭式生产,极大地减少了空气中粉尘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降低噪声污染。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的噪声一般都会超过正常人居环境噪声控制范围。近两年来,我市采取加大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等手段,全市已形成良好的预拌混凝土市场应用环境,有效改善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改善施工环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占用场地和道路,导致建筑工地环境脏、乱、差,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随着全面“禁现”的深入推进,建筑工地不再堆满砂石、水泥和搅拌设备,取而代之的是清洁的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先进的混凝土泵送车、干混砂浆运输车和储存罐,促进了我市标准化工地建设。
——保护城市道路和市政设施。向建设施工现场运送现场搅拌混凝土所需砂石的过程中,大量超载车经常发生砂石洒落现象,对城市道路造成破坏;现场搅拌的泥浆流入下水通道,堵塞管线,易造成城市设施破坏。当前,向工地运送砂石等原材料的历史已经结束,这类问题已经基本杜绝。
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对促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 “村容建设”达标,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筑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商务部有关加快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要求,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区、县(市)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强力推进区、县(市)散装水泥发展工作,实现了城乡散装水泥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两年来,各区县(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两区10县(市)全部成立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城关镇内启动了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工作。10县(市)共建成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2座,年设计产能43万立方米,累计推广应用散装水泥25万吨、预拌混凝土82万立方米,加强了农村散装水泥物流配送体系和协调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完善农村市场,农村推广散装水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区县(市)现代化建设水平,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谱写节能减排新篇章
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专家测算及物资消耗统计,每推广应用1万吨散装水泥,节约标准煤约153吨,减排粉尘约1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吨、二氧化硫约0.3吨;每推广应用1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节约水泥约800吨,节约标准煤约133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约1800吨;每推广应用1万吨预拌砂浆可节约水泥430吨,节约标准煤约72吨。按此标准测算,两年来,我市推广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累计综合节约能耗约65万吨标准煤、减少粉尘排放约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486吨、同步带动了粉煤灰、尾矿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约559万吨、节约水泥约4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约9亿元,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将全面覆盖城乡,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将更加显现,对于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